设为主页|收藏本站网站首页|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首 页>新闻中心

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产业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19-08-15点击数:4398

行业发展特征及主要问题

1.1污染场地修复行业的主要特征

1.1.1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1)行业技术水平

在过去近十年的发展中,我国在土壤修复项目的实施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应用、研究和开发了一些适合我国目前土壤污染特点及治理要求的技术和设备,但总体而言,我国土壤修复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此外,由于我国对土壤污染控制的起步较晚,与国际水平相比,行业技术基础相对薄弱,企业自主研发动力和能力尚不足,整体水平较低。

(2)行业技术特点


1.1.2行业经营模式

行业内的企业主要采用专业承包和总承包的经营模式,一般通过投标获取项目并提供专业服务。总承包模式下,企业承担项目整体的设计、工程施工,并对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全面负责,完工后将项目整体交付业主。专业承包模式下,企业仅选择参与项目建设的单个或若干环节。

污染场地修复行业系资金密集型行业,政府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污染土壤治理项目的投资建设,将促使本行业在专业承包和总承包模式的基础上,发展BT、BOT、PPP等多种具有融资性质的创新经营模式。

1.1.3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1)周期性

土壤修复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根据我国目前土壤修复的特点,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相比较,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正处于起步成长阶段。但伴随国家对环保重视程度的空前提高以及经济转型力度的加大,政府将在环保产业上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行业将步入成长期。

(2)区域性

土壤修复行业存在一定的区域性。从土壤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土壤修复行业的区域性与土壤污染分布基本吻合。

(3)季节性

土壤修复行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修复行业内的企业新签合同集中在下半年,尤其在每年第四季度,主要系从政府决策机制上看,上半年履行项目报批程序、下半年进入项目招投标或项目实施的情况比较普遍。同时,受制于施工条件的影响,国内南方地区上半年雨季长,而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均不利于工程施工。因此,通常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为淡季。

1.2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2.1有利因素

(1)环保行业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立法、政策不断推出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积极拟定、修订相关环保政策和标准,随着国家层面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新的高度,未来环保建设政策、标准会陆续出台,其将有力地支撑行业规范化、持续性发展。

(2)社会公众和舆论对环境关注度逐步提升,环境污染责任主体将更加重视环境治理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公众对良好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环保公益组织数量逐年增加,活跃度提升。新环保法强化了环境诉讼理念,如浙江省台州市环境公益诉讼案的胜出也表明了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已从单纯的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公示意见逐步转向可通过多种渠道捍卫环境安全。电视、报纸、杂志以及互联网等媒体通过加强环保板块的建设,逐步向公众宣传环保理念,普及环保知识,并通过公益广告和活动将环保推向舆论高峰。社会公众和舆论对环境关注度逐步提升,将促使各级政府和环境污染责任主体更加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并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环境治理。

(3)产业政策扶持和倾斜,土壤修复行业迎来持续发展阶段

污染场地修复作为较大气治理和污水治理相对落后的环保细分领域,目前处于起步成长阶段,但面临日益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国家将加快出台土壤修复的专门法规、政策或行动计划。

2016 年5 月28 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土壤污染的现状、治理要求和相关措施等进行了系统规划,其作为土壤修复产业的里程碑事件,将全面推动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随着产业政策扶持和倾斜,土壤修复行业未来将迎来良好发展阶段。

2016 年12 月31 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7 年7 月1 日正式施行。该办法明确将污染地块限定到7 种具体的对土地污染较大的行业。在我国土壤污染总体情况不清楚,潜在污染土地较多,难以管理的情况下,明确重污染行业有助于对污染较重的地块施行重点的管理和治理。同时,该办法明确了各级政府机构的主要作用,重点在管理、风险管控以及具体污染的调查和治理等方面规定了各级政府的责任。

补充:2017年以来,生态环境部还颁发了《农用地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2018年8月1日起施行),并试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企业土壤污染控制的管控力度。2018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从污染产生、现场调查监测、废物处置收集过程、效果评估、土地使用、生产经营等各环节对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范围认定。2019年6月1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其中规定了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随着我国政策法规及行业规范的逐步完善,未来我国的土壤修复行业将进入规范式发展阶段,市场需求将呈现有序的指数级增长,整体行业逐渐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1.2.2不利因素

(1)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尚待系统性建立

目前土壤修复业务除设置环境工程专项设计资质外,其他资质基本沿用建筑及市政工程资质,污染场地系列环保标准未有具体技术体系相支撑。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技术标准体系尚待建立,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规范化运行,不利于土壤修复行业的健康发展。

(2)现有的技术水平、专业人才较难支撑未来行业的发展

随着土壤污染修复需求的扩大,污染土壤的类型将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现有技术水平将难以支撑,专业人才的技术结构和数量亦较难满足。我国在污染场地修复核心技术、材料装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滞后状态,原创性不足,风险管控支撑薄弱。一方面需要适应我国复杂的污染物类型,并能快速达到修复目标的广谱、高效的“源清除”修复技术;另一方面,需要低成本并能有效防止污染物迁移的“源阻隔”技术和监测自然衰减的技术。

(3)修复行业业主方对修复项目的认识不到位

修复项目的业主方对修复工程的复杂性以及艰巨性没有概念亦或是认识不够。一方面体现在业主方不合理的缩减前期调查及工程咨询投入资金,导致前期没有充分摸清污染状况,更有甚者寄希望于工程公司提供修复方案服务;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于修复资金投入量和工期预估不合理,强行限制资金的投入和工期的长度,对修复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竣工造成很大困难。业主方常常忽视污染责任方无论何时都是修复的第一主体。客观公正地说,不管工程合同怎么签署,实施风险怎么转嫁,修复工程无法完成时,修复业主始终应当是最终的兜底方。

1.3市场宏观问题分析

1.3.1国家经济波动

修复行业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国内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才能保障国家在环保方面的投入。经济上行的趋势下,国家日益重视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强对土壤、地下水污染以及矿山、生态保护的立法和行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进而促使下游客户对环境修复需求的释放和增加。反之,若宏观经济出现下行,各地政府在污染土壤、地下水治理和生态恢复等方面的投入将会减少,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带来房地产开发商等下游客户的环境修复需求也会相应减少,环境修复行业获取项目订单的难度将会加大,从事环境修复产业的公司经营业务将会出现大幅度下滑的风险。

1.3.2国家政策变动

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其中修复行业涉及到的土壤和水体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修复行业中的重要板块土壤修复产业将成为继大气、污水、固废等又一重要的环境治理领域。国家已经修订或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法规和产业政策,但若政府不能强化法规和政策的义务及罚则,或投入到环境修复领域的财政资金受到限制,将会制约行业的发展速度。

1.3.3行业竞争加剧

环境修复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随着国家对土壤污染的日益重视,潜在的巨大土壤修复市场将促使修复行业内现有的企业不断提升竞争实力。由于政策保护、商业空白、技术领先等因素,先于其他竞争者进入修复行业,并在业内处于暂时优势地位的“先发优势”企业,随着利润驱动,必然会有更多的竞争者进入修复行业,之前的先发企业的优势会慢慢消失,被同行赶超是迟早的事。这种情况下,先入行的成功企业需把先发优势转化为独特的竞争力,否则竞争者会挤掉利润,造成行业内的低价竞争。保持修复行业的领先地位,需要在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实施质量等多方面进行优化推进。

1.4技术问题分析

环境修复行业技术研发需遵循一定的技术体制与标准规范,且需要广泛融合环境学、地质学、生态学、生物学、材料学、水文学、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和学科,涉及的技术较为复杂。环境修复的具体技术应受到污染物特征、修复实践要求和预算要求等影响,较难制定完全标准化的技术应用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技术调整和技术创新。同时,需要修复的环境复杂多变,这决定了修复技术需要随时调整,导致修复行业面临的技术问题也是纷繁复杂的。

 

 

污染场地修复需求与发展趋势

我国工业场地中复合污染普遍,污染物类型复杂,污染程度与厚度差异大。土壤类型多,其组成、性质、条件的差异明显。场地修复行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正处于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化,从混乱无序逐步向规则有序过渡的阶段。总结分析十年来的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发展的情况,有如下需求:

修复管理方面:发达国家经过20~30 年的发展,已经制定系列的污染场地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工程规范以及行动指南作为指导,形成了完备的污染场地监管体系,实现了污染场地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我国需要建立全国性的污染场地修复监管网络体系,颁布更为详细、可操作的修复规范、导则。

修复技术方面:我国在污染场地修复核心技术、材料装备等方面还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原创性不足,风险管控支撑薄弱。一方面需要适应我国复杂污染物类型并能快速达到修复目标的广谱、高效的“源清除”修复技术;另一方面,需要低成本并能有效防止污染物迁移的“源阻隔”技术及监测自然衰减技术。

商业模式方面: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资金需求量大,已实施的污染场地修复项目中,大部分是由地产驱动,少数是利用国家财政资金。盈利模式不明确、商业模式不清晰,一直困扰我国污染场地的修复行业的发展。需要开拓更为多样的资金投入来源以及摸索不同的商业模式。

根据上述需求,未来国内污染场地修复发展趋势如下:

(1)污染场地法规、标准规范、管理体系将逐步形成,污染场地环境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未来我国有关污染场地管理的立法速度将明显加快,到2020 年,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将基本建立。土壤治理相关的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包含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标准、技术导则标准、污染物分析标准、污染控制标准以及基础类标准等,累计发布的标准超过50 项。2017 年已发布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在环境管理方面,将建设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对全国环境执法人员每3 年开展1 轮土壤污染防治专业技术培训。随着各级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持续的人员培训,污染场地管理能力也会得到快速提高,污染场地管理也正朝着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透明化的方向发展。

(2)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装备以及材料的原创性和国产化率提高,污染场地绿色安全修复综合技术体系逐步形成

随着我国对污染场地问题的重视,加大污染场地治理研发投入,通过引进、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及修复材料,同时加强国内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未来我国场地污染修复技术将会从异位向原位,从简单、单项修复技术向复杂、耦合的综合修复技术,从服务于重金属、有机物等单种污染物的修复技术向多种污染物复合污染土壤的耦合集成式修复技术过渡。原位加热、原位化学氧化技术以及它们与其他修复技术(生物修复、监测自然衰减)组成的修复链技术将得到更多的应用;异位修复方面,热解吸技术、土壤洗脱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仍将维持较大的应用比例。在修复技术选择、设备选型以及材料筛选上将遵循安全、绿色、可持续修复的原则。

(3)修复资金来源及商业模式趋于多元化

未来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染场地修复商业模式,充分借鉴国外污染场地修复的经验,建立“谁污染,谁治理”的责任体系,创新投融资机制,多渠道建立污染场地修复专项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染场地的治理。最新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要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发行股票,探索通过发行债券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来源:环境修复论坛公众号